行业新闻

审计把好出发点,抓住发力点,把握落脚点

美卓集团 2023-07-17 阅读量:

“来龙去脉清楚、原因后果清楚、基础理论清楚、改革发展方向清楚”是贯穿审计全过程“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样、如何办”的“四个清楚”,是围绕“审计如何发挥监督职能,以高质量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”这个核心问题提出的深层次思考,作为一名基层审计人员如何“查真相、说真话、报实情、提建议”做到“四个清楚”,个人主要想从现场审计实施“出发点”、干部理论基础提升“发力点”,发挥审计监督作用“落脚点”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。


把好“出发点”是做到“四个清楚”的基础


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现场审计是审计项目的“起点”,做好审计现场实施各个环节是做到“四个清楚”的基础。一是科学编制实施方案,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人员“查什么、怎么查”的根本依据,科学合理的审计实施方案对审计人员弄清楚审计事项来龙去脉、分析原因后果起着关键作用,制定方案前应仔细研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项目的要求,结合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、管理体制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情况,围绕资金链条和项目链条,确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审计目标、“切入口”准确的审计重点、同时对需要收集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、电子数据及时提出清单,为审计人员“客观查问题”“全面看问题”做好铺垫。二是规范编制审计取证,审计取证是审计人员对“来龙去脉清楚”“原因后果清楚”的直接体现,审计取证是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的重要基础,审计取证“好不好”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“高不高”。审计人员取证时应明确取证目的,做到心中有数,全面记录审计事项的时间、地点、责任主体、行为、起因、金额、结果等信息,准确掌握事实,精准问题定性、客观得出结论。三是做实研究型审计,将“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工作始终”是做到“来龙去脉清楚”“原因后果清楚”具体方法的表现。面对审计事项的复杂多变,审计人员要用研究型思维全面看问题,采取“对内、对外”“纵向、横向”相结合方法,分析审计项目涉及的政策、背景和现状,把审计查出的问题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进行认真研究、系统研究,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严格执行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做到依法审计、客观求实。


抓住“发力点”是做到“四个清楚”的关键
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审计人员“内功深不深”是审计结论分析正确与否的重要导向。要抓住审计人员自身修炼这个关键“发力点”,苦练内功,做到“基础理论清楚”,将理论逻辑运用贯穿审计全过程,客观慎重作出审计结论。一是借助平台学,充分利用“三会一课”、审计大讲堂、专家宣讲、领导党课、春季整训、网络平台各类资源,“俯下身、静下心、沉下力”来学,为精神“补钙”、为品德“提纯”、为本领“淬火”。二是积累经验学,注重通过参加各类审计项目积累学,深入开展理论前沿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、重大改革等政策法规学习,深入研究党的经济工作部署,深入强化创新技术学习,以审代训、以练促学。三是主动赶超学,积极参加办公室、支部、工会联合组织的各类活动,以参加审计项目、撰写高质量要情专报及信息、调研论文、思想大讨论、财经知识法规竞赛、专业职称考试等为检验标准,“倒逼”个人提高理论基础,以学促研、以研促审。


把握“落脚点”是做到“四个清楚”的重点


心有所信,方能远行。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,“改革发展方向清楚”的根本落脚点是提出具有宏观决策的审计建议,发挥审计监督“治已病 防未病”作用。坚持围绕中心,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穿审计全过程,比如在公共停车经营管理专项审计中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治理停车收费“微腐败”问题批示精神,重点关注停车收费、停车管理,分析停车场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,在规范国有资产运营收入应及时上缴的同时,对发改、市场监管等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。坚持辩证思维,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,从政治的高度吃透政策精神,既认真总结被审计单位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亮点,也客观反映存在的差距和漏洞,认真核实审计查出的问题,提出“宏观可调控、微观可整改”的审计建议,把落脚点放在预警风险、倒逼改革、促进发展上,做到对症下药、精准施策。